克難求成當先鋒 穩中求進看高新
隨州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回眸與展望

當好工業強市“排頭兵”
打造特色產業“增長極”
?
主要指標增速全市領跑,“四大園區”建設齊頭并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發展氣場不斷升騰……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面對“一難兩難多難”“既要又要還要”的多重挑戰,隨州高新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堅持以項目促發展、以創新增動能、以實干聚合力,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難中有為、干中有成”的答卷。

預計2023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9%
2023年全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
2023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
2023年全區實現外貿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

創新高新
?政策優 動力強
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64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12家,增長63%,科技型中小企業達462家。
出臺人才新政“15條”,新引進和簽約服務博士10人、碩士45人。
高新區創新創業中心被省委組織部認定為全省首批省級人才創新服務中心。
累計兌現創新積分獎勵資金208萬元,8家企業入圍2022年度全國高新區“創新積分500強”企業榜單。?
產業高新
?質態優 基礎牢
齊星集團首批純電動重卡順利交付;東風馬可迅公司“產線柔性配置”入選工信部2023年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食品加工業產值實現30%的高速增長。
青春化工工業園被復核認定為全省第一批合格化工園區;總投資50億元的隨州電廠建成投產;總投資30億元的斯諾鋰動力電池項目即將建成投產;交投隨州智慧供應鏈產業園順利落地。
投資3億元的隨州大數據產業園投入使用,上線神農云系統,吸引28家數字科技型企業入駐。?

潛力高新
?規模大 后勁足
2023年1至12月全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5個,合同金額336.83億元。其中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13個,合同金額224億元。
2023年1至11月新開工項目85個,總投資405.03億元;在建億元以上項目31個,建成投產項目15個。
兌現各類惠企資金2716萬元、減免退緩1.02億元。舉辦銀企對接活動10余場次,銀行授信104.8億元。為鴻星鋼構、致力制造、季梁大橋等7個項目辦結1000余畝用地手續。
?
活力高新
?環境優 勢頭盛
與宜昌高新區、信陽高新區簽訂合作協議,通辦業務達200余件,開通“一業一證”行業在線辦理35個、“一件事一次辦”主題64個。開辟“六證同發+同步放線”綠色通道,13宗新增工業用地試行“標準地+先建后驗”審批。
創新推出“隨時鏈”省級先行區試點改革,通過“大數據”為58家企業“牽線搭橋”并促成購銷及簽訂意向交易合同近3000萬元。
成功處理“僵尸企業”11家,盤活利用閑置土地3000余畝。

▲文帝學校全面建成,兌現民生承諾
?
魅力高新
?品質高 內涵實
謀劃實施“花園城市”重點項目63個。產融城、首秀城、美好生活中心、綜合供能(加油加氣充電)服務中心、白云大道延長線等項目完成規劃設計;新316國道、紅星路延長線建成通車;G346(南外環)隨州高新區段改建、隨信高速淅河連接線、博雅國際大酒店、人才公寓、季梁大橋、淅河鎮公共配套基礎設施補短板和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等加快推進。
建成文帝學校,首批2738名學生順利入學,勝利學校轉為公辦學校。守牢生態環境紅線、安全生產底線,全年優良天數比例87.2%,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

五大引擎強勢驅動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4年,隨州高新區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思想大解放、體制機制大創新、項目大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布局、促轉型,抓招引、鏈集群,強產業、提能級,以產聚人興城,以城留人促產,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和產業集聚力,加快打造有名有實的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
以項目拉動投資
積蓄穩中求進“新動能”
?
謀劃實施重大項目136個,計劃總投資539.24億元,包括總投資100億元的隨州電廠(二期)、投資50億元的長江化工新材料產業園、投資20億元的隨州產融城項目等60余項現代產業項目。
完善優化園區功能,推動“工業上樓”,堅持“畝產論英雄”,促進“寸土生寸金”。以“周六現場辦公、周日視頻調度”等為抓手,破解項目落地建設中的問題。?
以實體作為根基
夯實攀高求新“硬支撐”
全面實施“1335”專汽轉型升級行動。加快推進耀邦智能科技產業園總部基地項目建設,推動環衛車應用場景拓展。全力爭取與中國一汽攜手合作,加快底盤換電進程。啟動激光電子產業園、多智新能源專用車、交投智慧供應鏈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加快建成黃鶴樓酒業搬遷改造三期、品源現代智能化生產線、正大食品加工產業園等項目;推動青島啤酒擴能升級。
全力推進隨州電廠(二期)項目申報工作,加快啟動能源物流園和建材產業園建設;全力全速推進斯諾負極、晶星科技、鑫星化工、鉑田不飽和樹脂等項目建成投產。加速健民葉開泰綜合制劑改造和智能提取項目建設。支持泰華電子加大技術創新。
推動數智經濟加深融合發展,推進隨州大數據產業園成勢見效。?

以創新驅動發展
激發挺進百強“源動力”
遴選一批營業收入有望突破百億、五十億、十億的目標企業,實施“一企一案”精準培育;堅持“扶小、促小、強小”,建立企業培育升級后備資源庫,力爭到2024年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0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80家,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120家。
支持齊星集團、凱力專汽等4家企業申報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培育犇星新材料公司申報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持續深入推進“企業創新積分制”,加快引育、培養一批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建立完善各類人才支持培養政策。?
以改革激發活力
融入內聯外通“大格局”
完善企業從項目招引、投產、科技創新等全生命周期獎勵體系??v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創建更多省、市先行區試點。探索“駐企服務專員”制度。
推進湖北自貿區隨州協同區創建。搶抓國內企業由沿海向中西部轉移機遇,積極承接產業鏈鏈主企業在本地設立第二產能基地。積極探索“園中園”產業發展模式。
最大程度爭取省級、市級下放經濟管理權限,建立與省級有關部門直通車制度,爭取更強的財政、土地等政策保障。推動內部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優化、協同、高效。?
▲隨州高新區建設人才公寓項目 ,爭分奪秒趕工期、搶進度以規劃引領建管
建設近悅遠來“新樣板”
加快建成高端人才公寓、博雅國際商務酒店、文帝學校初中部,加快推進實施寨塆美好生活中心、城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帝幼兒園和首秀城、城東站前CBD等重大項目建設。力爭2025年城東常住人口達到20萬人以上。
以打造完整社區為載體,大力推進“紅色驛站”“幸福食堂”“一老一小”等建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引導居民積極參與“雙創”,共同締造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