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隨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2001年1月,2011年6月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區,2015年9月晉升為國家高新區。按照“一區多園”的構架,初步形成了“核心區”(城東汽車電子產業園、鐵北食品醫藥產業園、隨州青春化工工業園、府南高新技術產業園)+“拓展區”(曾都工業園、廣水工業園、隨縣工業園、楊寨工業園、何店高質量示范區)的發展格局。其中,核心區代管12個村(社區),管轄面積60.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5萬。近年來,隨州高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關于推進開發區改革工作部署,堅守一個初心,做好“高”“新”兩篇文章,集中發展“三大產業”,全力培育“四上企業”,扎實抓好“五重任務”,用心答好“高新六問”,加快打造全市經濟高質量“主引擎”。
這里產業實力雄厚。吸引了中國國能、東風車輪、中車商用車、國民技術、青島啤酒、黃鶴樓酒業、正大食品、健民集團等一大批央企、上市公司和知名企業入駐,支撐了齊星集團、犇星新材料、泰華電子、品源現代農業等一家家本土優質企業裂變發展,譜寫了專汽及高端裝備制造、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花開滿園的生動畫卷,先后獲批國家移動應急創新型產業集群、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專用車)產業示范基地,應急裝備產業創新案例入選工信部2024年產業園區推進新型工業化典型案例。
這里園區空間廣闊。核心區規劃布局了11.5平方公里城東應急裝備產業園、9平方公里鐵北食品醫藥產業園、16平方公里青春化工工業園(含能源物流園和老化工園)和6平方公里府南高新技術產業園。尤其是化工園擁有集中供熱成本優勢和安全風險D級達標驗收合格化工園區發展空間優勢,可隨時承接化工新材料、動力電池及儲能新材料、氫產業和應急產業中的電子信息及生物醫藥等產業鏈,能源物流園依托國能2×66萬千瓦電廠,做足“電廠+”大文章,正全力建設集能源供應、動力電池、綠色建材、智慧物流于一體的華中“能源創新谷”;建筑面積10萬平米的大數據產業園,依托神農云及子云數據資源平臺,正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打造鄂西北(隨州)大數據中心。
這里配套設施齊全。“一河兩岸”風光帶蜿蜒全區,靈動別致;城市文化公園生態與文化交融,底蘊深厚;高鐵站、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作為區域交通樞紐,四通八達,一日千里;市中心醫院、文帝學校、季梁學校、勝利學校、萬達廣場以及各金融機構云集周邊,盡享工作生活便利,賦能“產業新城”。人才公寓建成投用,可為各類人才提供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在武漢設有集“研發試驗、聚才引智、資本對接、企業孵化、成果轉化、招商服務”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離岸科創中心,推動形成“研發飛地”與“產業腹地”雙向奔赴。
這里政策環境優越。除擁有國家高新區政策支持外,還享受省、市賦予的眾多優惠政策。設立1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對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示范效應好的產業項目,鼓勵產業投資基金、國資參股基金參與投資,最大限度發揮國資基金引導撬動作用,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在園區加速集聚。踐行“一線工作法”,“一張圖”貫通全流程、“一張表”統籌全環節、“一專班”護航全周期的“三位一體”閉環服務推進工作機制,“點穴式”解決項目審批服務、要素保障等堵點難點問題。讓所有到高新區投資興業的朋友放心、舒心、安心、專心施展才華和抱負,助力高新區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