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和福利場景式服務導讀::
這里是隨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門戶網站場景式服務系統,這里有城鄉低保救助和老人、兒童社會福利辦理的相關辦事指南,包括城鄉低保、城鄉特困、各類群體社會福利辦理等方面信息,您通過閱讀本服務,可以了解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相關最新政策、辦理資格、流程和標準等,也可以查詢咨詢互動服務電話、渠道等。
辦理社會救助
辦理社會福利
服務指南
機構查詢
辦理兒童福利
辦理老年人福利
最低生活保障
特困供養
臨時救助
縣級民政部門
村(居)民委員會
辦事指南
咨詢渠道
辦理高齡津貼
辦理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
申請條件
辦理流程及審查標準
申請條件
辦理流程及審查標準
申請條件
辦理流程及審查標準
隨州高新區民政局
電話:0722-3588369
地址:隨州市編鐘大道8號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
各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孤兒認定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
縣級民政部門
村(居)民委員會
政策依據
發放對象
發放標準
辦理流程
申請材料
發放及終止
政策依據
補貼對象
補貼標準
辦理流程
申請材料
辦理形式
國家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1、受理
審查標準: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按規定提交相關申請材料;
(2)承諾所提供的信息真實、完整;
(3)履行授權核對其家庭經濟狀況的相關手續;
(4)積極配合開展家庭經濟狀況調查。
辦理結果:相關部門應當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材料齊備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齊備的,應當一次性告知補齊所有規定材料;可以通過國家或地方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獲取的相關材料,不再要求重復提交。
2、審核
審查標準:相關部門應當自受理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啟動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工作。根據家庭經濟狀況調查核實情況,提出初審意見,并在申請家庭所在村、社區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匯總申請材料、家庭經濟狀況調查核實結果、初審意見等相關材料進入確認環節。
辦理結果:對申請對象提出初審意見。
3、確認
審查標準:相關部門經審核,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確認同意,同時確定救助金額,從作出確認同意決定之日下月起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不予確認同意,并應當在作出決定3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辦理結果:通過確認,發放低保金。不予確認,書面告知理由。低保享受對象名單在所在村(社區)公示欄長期公示。
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給予特困人員供養。
1、受理
審查標準:申請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應當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相關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員會或者他人代為提出申請)。申請材料主要包括本人有效身份證明,勞動能力、生活來源、財產狀況以及贍養、撫養、扶養情況的書面聲明,承諾所提供信息真實、完整的承諾書,殘疾人應當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申請人及其法定義務人應當履行授權核查家庭經濟狀況的相關手續。
辦理結果:相關部門應當對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材料齊備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齊備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補齊所有規定材料。
2、審核
審查標準:相關部門應當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信息核對等方式,對申請人的經濟狀況、實際生活狀況以及贍養、撫養、扶養狀況等進行調查核實,并提出初審意見。將初審意見及時在申請人所在村(社區)公示。
辦理結果:對申請人員提出初審意見。
3、確認
審查標準:申請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及時作出同意確認意見;申請不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及時作出不同意確認意見,并書面告知理由。
辦理結果:通過確認,給予特困救助供養待遇。不予確認,書面告知理由。特困供養人員可以在當地的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也可以在家分散供養。特困供養人員可以自行選擇供養形式。 特困供養對象名單在所在村(社區)公示欄長期公示。
1.支出型救助對象:因教育、醫療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一定時期內出現嚴重困難的人群(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貧困家庭)。2.急難型救助對象:因遭遇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或遭遇其他特殊困難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和個人。
1、受理
審查標準:申請支出型臨時救助,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按規定提交相關申請材料;
(2)承諾所提供的信息真實、完整;
(3)履行授權核對其家庭經濟狀況的相關手續;
(4)積極配合開展家庭經濟狀況調查。
急難型臨時救助可暫不提交書面申請,可事后補充說明情況。
辦理結果:相關部門應當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材料齊備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齊備的,應當一次性告知補齊所有規定材料;可以通過國家或地方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獲取的相關材料,不再要求重復提交。
2、審核
審查標準:相關部門組織調查人員對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和遭遇困難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對申請對象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供養人員,不再核對其家庭經濟狀況,重點核實其遭遇臨時性困難情況。急難型臨時救助可以簡化審核環節。
辦理結果:對申請對象提出初審意見。
3、確認
審查標準:相關部門經審核,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確認,確定救助金額,并發放臨時救助金。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不予確認,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對存在重大困難,擬救助金額超過鎮級審核確認上限的,上報縣級民政部門審核確認。急難型臨時救助從發現、受理到發放臨時救助金,最長不超過2個工作日。?
辦理結果:予以確認的,發放臨時救助金。不予確認的,書面告知理由。
高新區民政局
電話:0722-3588369
地址:隨州市編鐘大道8號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
各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規范高齡津貼發放工作的通知
戶籍在本轄區內且滿80歲或者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
(一)80-89周歲老年人,發放標準為每人每月30元。
(二)90-99周老老年人,發放標準為每人每月50元。?
(三)年滿10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標準為每人每月500元。
(一)申請及受理
年滿80周歲老年人在開始享受高齡津貼的前一個季度,由本人或監護人向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按要求提供相關材料要件,由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受理。高齡老人常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申報確有困難的,可委托他人向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代為申請,并提供授權書。
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對申請人或者代辦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材料齊備的予以受理,填寫《高齡津貼申請審批表》,自受理3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的實際生活狀態進行調查核實。如申請人在外市或外省居住,調查人可通過網絡視頻進行調查核實,需留存視頻資料。村(居)民委員會根據申請材料和調查核實結果,提出審核意見。
(二)審核及公示
相關部門對村(居)民委員會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在2個工作日內提出復核意見。根據復核意見,在申請人戶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員會對申請人名單及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由村(居)民委員會上報縣(市、區)民政部門審批認定。
(三)審批
縣(市、區)民政部門要對各村(居)民委員會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意見。縣(市、區)民政局要加強與同級公安、人社、衛健等部門的合作,通過數據共享、信息互通等方式,定期比對人員失蹤死亡、戶口遷入遷出等信息,形成津貼對象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工作機制。
1.身份證復印件、戶口簿復印件、銀行卡復印件;2.2寸彩色照片3張;3.高齡津貼申請審批表。
(一)發放
1、高齡津貼按照當月審批當月享受的原則,按季度以銀行借記卡形式發放給申請人本人。村(居)民委員會于季度第一個月5日前,向所在縣(市、區)民政部門報送上季度《高齡津貼發放統計表》。各縣(市、區)民政部門對村(居)民委員會報送的數據,進行審核匯總,建立臺賬后報同級財政部門核撥經費,縣(市、區)財政部門在7個工作日內將資金撥付至民政部門,由民政部門于當月15日前通過銀行代發到申請人個人賬戶。
2、高齡老年人在本市范圍內跨縣(市、區)遷移戶籍,應到原戶籍所在村(居)民委員會辦理高齡津貼變更手續,變更手續和審批檔案一并交由遷入地村(居)民委員會。遷入地村(居)民委員會應重新進行核實并報上級審批,審批后自戶籍遷出的次月起由遷入地發放高齡津貼。對符合遷移條件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受。
(二)終止
享受高齡津貼人員身故或戶籍遷出本市,次月起停止發放高齡津貼。
辦理形式:線下由本人或監護人向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提出申請。
《隨州市財政局 隨州市民政局 隨州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隨財發〔2018〕24號)
1.本市城鄉低保對象中年滿80周歲(含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享受經濟困難高齡老人補貼;2.本市城鄉低保對象中年滿60周歲(含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經市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鑒定評估確定為失能等級的,享受經濟困難的失能老人補貼。
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失能老年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00元。
(一)申請。由本人或委托代理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
(二)審核和公示。相關部門收到申請材料后,應派工作人員入戶調查(對失能老年人,可邀請醫療衛生機構或專業機構參與調查,對失能狀況進行評估),并組織民主評議,將評議結果在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村(社區)公示。對公示結果無異議的,由村(居)民委員會在申請審批表上注明公示結果。經審核和公示后,相關部門簽署意見,報送縣(市、區)民政局。
(三)審批。縣(市、區)民政局對收到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批準,并將審批結果反饋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審核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
(四)動態管理。補貼對象不再符合補貼條件或死亡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時報縣(市、區)民政局核準后,從次月起停發補貼。
身份證、戶口簿、低保證等證明材料復印件,郵政儲蓄卡復印件,1寸彩色照片2張;
經濟困難高齡老人補貼申請審批表;
申請經濟困難失能老人服務補貼的對象還需提交市級以上(含市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等證明材料的原件及復印件和《經濟困難失能老人補貼申請審批表》。
向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提出申請或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