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
現將《隨州高新區推進“免證辦”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
?
隨州高新區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年8月25日
?
?
?
?
?
隨州高新區推進“免證辦”工作實施方案
?
為深入貫徹落實湖北省人民政府《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舉措》,圍繞企業和群眾辦事難點、堵點問題,進一步提升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便民服務和行政執法檢查等領域應用水平,優化全區營商環境,現結合我區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力度推進證照(證明)電子化進程,開展電子證照應用供需對接,依托數據歸集和共享,全面推進“減證便民、無證利民”,提升電子證照(證明)服務能力,積極探索證照(證明)應用,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
二、總體要求
(一)基本原則
堅持以應用為導向。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為目標,切實解決證明材料過多過濫和“奇葩證明”“重復證明”“循環證明”等突出問題。
堅持依法清理。切實做到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事項一律予以取消。對可以通過法定證照、書面告知承諾、政府部門內部核查和部門間核查、數據共享等辦理的,能被其他材料涵蓋或者替代的,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以及不適應形勢需要的證明事項,予以取消。
堅持服務優先。要以滿足群眾需求和提升群眾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服務水平,切實解決困擾群眾“辦證多、辦事難”問題,把該減的減下去,為群眾辦事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堅持協同推進。區、鎮、村(社區)統一部署,同步推進,上下聯動。注重與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信用體系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工作的銜接,充分發揮疊加效應,形成協同推進的體制機制。
(二)實施范圍
本方案所稱“證明”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依法向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組織、公共服務企事業單位(以下統稱行政機關和公共服務機構)申請辦理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等事項時,需要提供的由行政機關頒發的證照、行政機關或其他機構出具的用以描述客觀事實或表明符合特定條件的有關證明材料。本方案所稱“免證辦”不等于“零證明”或不需要證明,是指全區范圍內各級行政機關和公共服務機構在辦理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時,無需申請人再提供紙質證照或到相關單位開具證明,而是通過直接取消、數據共享、告知承諾、部門核驗等方式實現免提交。
(三)工作目標
依托省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鄂匯辦隨州旗艦店”APP服務、電子證照、數據共享等支撐平臺,多渠道推進“免證辦”,探索電子證照(證明)對社會應用的服務能力?;緦崿F區、鎮兩級覆蓋,試點推進向村(社區)的延伸,全面推廣“免證辦”場景。
三、重點工作
(一)完善支撐服務平臺建設
加強電子證照(證明)共享服務平臺建設,強化電子證照制發、數據共享、部門核驗能力。實現與省證照平臺、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各部門業務審批系統、社會化應用系統對接,實現電子證照數據的實時匯聚和上傳,保障電子證照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信息系統業務數據互通共享、同步更新。依托“鄂匯辦隨州旗艦店”APP實現掌上亮證,構建電子證明信任價值體系和電子證照(證明)線上服務體系。(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8月中旬前完成)
(二)加強電子證照(證明)制發和數據匯集
在前期電子證照工作基礎上,全面梳理各地各部門可制發的電子證照(證明)清單,主要包括能夠證明擁有主體身份、資質、資格或權利的各類批文、證件、執(牌)照、鑒定報告、證明材料等憑證類文件,向市電子證照(證明)庫歸集,實現證照(證明)模板的標準化、統一化制作。建立健全證照(證明)數據長效匯集機制,做好證照(證明)的認領錄入工作,確保已歸集的證照(證明)數據全面、完整、準確、更新及時。(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8月中旬前完成)
(三)確認“免證辦”事項清單
各地各部門立足工作實際,全面梳理所承擔的政務服務、便民服務、行政執法檢查等領域所需電子證照(證明)事項清單,并能夠利用數據共享、告知承諾、部門核驗等方式替代取消的,形成本部門《免證辦事項清單》,由同級大數據管理部門匯總形成《免證辦事項清單》,按照“成熟一批,發布一批”的原則,將具備條件的事項清單發布到隨州高新區管委會網站,并動態更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8月底前完成)
(四)規范“免證辦”辦事流程
各地各部門要根據“免證辦”工作要求,動態調整和規范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的辦事規程、辦事指南,及時對外公布,接受辦事群眾監督。要持續規范電子化歸檔,在事項辦結后連同辦理結果實時歸集,固化形成電子檔案,將電子檔案作為電子證照(證明)庫的有效補充。(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8月底前完成)
(五)分類推進“免證辦”實施
1.推動數據共享,減掉一批證明。強化電子證照(證明)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組織政務服務審批單位優化有關業務流程、調整辦事指南等,完成有關業務系統改造,實現電子證照(證明)線上共享、線下亮證和社會化便利應用。拓展社會化領域,鼓勵提倡全區各地各部門單位、企業、學校、醫院提報電子證照(證明)應用需求,在保證數據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開展電子證照(證明)的社會化應用。(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9月底前完成)
2.落實告知承諾,承諾一批證明。對能夠通過事中事后監管糾正且風險可控的證明事項,采取告知承諾方式實施,申請人書面承諾已經符合告知的相關要求并愿意承擔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和公共服務機構不再索要有關證明。加強事中事后核查監管,針對證明事項的特點,將承諾人的信用狀況作為確定核查辦法的重要因素,明確核查時間、標準、方式。(區政務服務中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9月底前完成)
3.實施部門核驗,核驗一批證明。建立健全部門協同辦理制度,對能通過部門間核驗的,暢通核驗渠道,設定部門核查約定書,通過市電子證照(證明)共享服務平臺、實地調查核驗等方式進行。(區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9月底前完成)
(六)推進向基層的延伸與社會化拓展
全面推進區、鎮“兩級覆蓋”,試點推進向村(社區)的延伸。加強鎮證照(證明)歸集,在市級統籌下打造“一站式”電子證照(證明)應用服務平臺。(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9月底前完成)
水、電、氣、教育、醫療衛生等其他公共服務行業主管部門根據本實施方案,督促指導所屬行業、系統公共服務機構開展證明梳理和清理,確保同步推進,按時完成。(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9月底前完成)
(七)發布“免證辦”事項清單
經管委會核準后,通過隨州高新區管委會網站、政務服務平臺、有關媒體向社會公布“免證辦”事項清單,方便企業、群眾查詢,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9月底前完成)
(八)推進“免證辦”服務常態化
1.堅持服務優化常態化。凡是采取以個人承諾方式取消的證明事項,加強后續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堅決防止出現“開具證明方停開、辦事環節仍要、群眾辦事更難”的現象。推進審批服務線上線下融合,深化高頻事項“一鏈辦理”,通過一表申請、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網上辦理等多種方式,持續推進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優化審批服務。(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完成時限:長期)
2.暢通投訴監督渠道。通過多種渠道公布隨州高新區“免證辦”工作投訴監督方式,公開受理企業和群眾關于證明事項辦理方面的投訴,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區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完成時限:長期)
3.加強信用監管。依托各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將承諾人履行承諾情況全面納入信用記錄。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聯合激勵力度,依法建立誠信檔案和虛假承諾黑名單,對存在不良記錄或曾作出虛假承諾等情形的,不適用告知承諾制。制定完善防控措施,切實提高風險防范能力,避免損害第三方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區經濟發展局牽頭,淅河鎮、城東工作局,區屬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完成時限:長期)
四、完善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推動全區“免證辦”工作,動態調整全區“免證辦”事項清單,指導、協調和督促調度各項工作部署,明確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優化業務流程,調整辦事指南等相關工作。各牽頭部門單位負責具體推動本領域工作,制定實施工作落實方案。
(二)強化要素保障。對政府資金支持的電子證照應用項目,在項目評審驗收中要把電子證照應用成效作為重要內容。圍繞電子證照應用所涉及的業務、管理、技術、制度、安全等重點領域,統籌政府、企業等資源,為試點工作提供人員保障。
(三)強化督促檢查。通過隨機抽查、定期調度、專項督查等方式對各地各部門工作開展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工作推進不力、目標任務沒有按時完成的,或者在工作完成后,仍向企業和群眾違規索要證明材料的,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四)強化安全保障。各地有關部門要構建數據質量保障機制,保證證照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時效性和可用性。區政務服務中心要切實強化技術保障,做好電子證照生成、存儲及應用的全流程監管,及時提供可核查的完整信息,確保電子證照應用安全可控。
(五)強化推廣宣傳。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和推廣批文、證明、鑒定報告、申請書、承諾函等憑證性文件的電子化應用,不斷提升電子證照應用水平。對電子證照推廣應用要加大宣傳,加強“掌上亮證”應用推廣,對已成熟實現電子應用的及時進行社會公示。為試點工作營造良好氛圍。結合本區實際,積極探索創新證照應用,深入推進電子證照標準化應用。廣泛收集群眾、工作人員對試點工作的意見建議,持續改進工作,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對電子證照應用的獲得感。
?
?
?